光伏发电行业调研报告
新能源资讯通报(二)
一. 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形势
1.发展前景看好:光伏发电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 。
⒉多晶硅暴利时代终结: 前期行业暴利不仅是行业上下游纷纷提高产能,也吸引了不少新的进入者,导致原来价格高企的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暴跌,多晶硅价格从400美元/公斤跌至90美元/公斤。
⒊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2008 年以前我国光伏产业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形成了目前这种生产大国、消费小国、企业产品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格局,2009年3与26日,财政部推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光电建筑示范工程提供20元/瓦的财政补贴,打开了大规模国内市场应用的大门。
⒋政策支持是行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目前相对于传统发电方法,光伏发电的发电成本还是偏高,只有通过政策支持才能商业应用。从长期来看,通过技术进步,光伏发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发电成本,从而由政策扶持转向市场化发展。
⒌国有电力集团的积极介入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资本实力和市场资源逐步掌握行业主导权。
⒍投资建议:回避多晶硅,关注薄膜电池,积极寻找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源头企业。
二. 太阳能主要技术比较
目前在用的光伏发电技术主要有三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聚光太阳能电池。
1. 晶体硅电池
晶体硅电池应用最广泛,占80%以上,优点是转换效率较高、占地面积小,缺点是硅耗大、成本高,比较适于城市地区;
2.薄膜电池
薄膜电池近年增长迅速,占10%以上,优点是硅耗小、成本低,缺点是转换效率低、投资大、衰减大、占地面积大,比较适于偏僻地区的并网电站和建筑光伏一体化;
2. 聚光太阳能电池
聚光太阳能电池有少量应用,聚光电池的优点是转换效率高,缺点是不能使用分散的阳光、必须用跟踪器将系统调整到与太阳精确相对,目前主要用于航天航空。
预计未来光伏发电将呈现多种技术并存,共同努力降低成本的局面。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薄膜电池虽然目前效率不高,但采用多薄层、多p-n 结的结构形式的薄膜电池转换效率可达到40%-50%,因此未来高效率电池最终要走薄膜技术路线。
在各种薄膜电池中,唯有硅薄膜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且无毒、无污染,更具持续发展前景。
硅薄膜电池又可分为非晶硅薄膜、微晶硅薄膜、多晶体硅薄膜3 种。
技术路线 |
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 |
商业化批量生产效率 |
组件成本(
美元/W) |
组件售价(美元/W) |
优缺点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
单晶硅 |
24.7% |
17.0% |
2.29 |
3.21 |
硅耗大、成本高 |
多晶硅 |
20.3% |
16.0% |
2.25 |
3.15 |
硅耗大、成本高 |
薄膜太阳能电池 |
CdTe电池 |
16.9% |
9.0% |
0.98 |
2.0-2.5 |
有污染 |
非晶硅薄膜电池 |
12.8% |
6%-7% |
1.0-1.5 |
2.0-2.5 |
硅耗小、投资大、有衰减 |
GIGS薄膜电池 |
19.9% |
12.0% |
|
聚光太阳能电池 |
40.7% |
30.0% |
3 |
5 |
效率高、成本高 |
|
|
|
|
|
|
|
|
|
三.三种主要光伏发电技术成本比较
四..光伏发电取之不尽,是最好的可再生能源
与石油、天燃气、煤炭、核电等能源形式相比,光伏发电除了清洁之外就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风电、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光伏发电最大的优点是可开采资源无限,而水电、风电的可开发数量都是有限的,据测算,全球太阳能可开采资源高达6000 亿千瓦。
五.光伏发电近期发展还要依赖政策支持
德国、日本、美国、西班牙等目前光伏发展较好的国家,对光伏产业发展主要采取了初始安装补贴、上网电价和电力回购等三方面的政策,当然此外还包括一些税收、融资、优先上网等方面的政策。除此外,希腊、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也推出了相关的政策。如希腊:调整光伏强制上网电价,09年新执行的上网电价将维持两年不变,对于2010年8月份之前签订协议接入电网的业主,可延迟18个月完成安装;对于投资高于10万欧元的光伏项目仍将享受40%的补助;2009年还将推出专门针对屋顶的光伏支持计划,目标是再增加750MW需求;将出台新的10MW以上的光伏系统招标程序。澳大利亚:2009年3月1日启动第一阶段的针对住宅和商业楼宇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购电法案,该计划规定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均将享受高额电价,而不是扣除发电者消费量后的部分,电价为50.05澳分/千瓦时,相当于正常供电成本的3.88倍。2009年7月1日启动第二阶段的强制购电法案,主要针对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项目。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尽管各国光伏市场需求受到不利影响,但各国政府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心并没有改变,在此期间仍有多个国家推出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国目前还只推出了初始投资补贴政策(≥50KW,安装补贴20元/W),后述其他政策尤其是上网电价法政策值得期待。
六.中国市场状况
2008年中国新增光伏容量40MW,累计装机140MW,分别占世界的0.67%、0.76%。我国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为4500 吨左右,硅锭产量为1.33 万吨左右,电池片产量为2000MW 左右,光伏组件产量为2000MW左右,占全球产量的29.45%,光伏产业产值为1500 亿元,行业从业人数为12 万人,从业企业达500 多家。由于政策的缺位,2008 年以前我国光伏产业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形成了目前这种生产大国、消费小国、企业产品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格局。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每年新增光伏发电容量基本在20MW 以内,与同一期间逢勃发展的风电相比,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不过2007 年和2008年连续2年新增容量翻倍,可以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2009年3与26日,财政部推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光电建筑示范工程( 必须大于50kW,即需要至少400平方米的安装面积)提供20元/瓦的财政补贴。据中金估计09年财政补贴很难超过20亿元,新增需求不超过100MW,相当于中国08年需求的3倍,但对于中国08年底光伏总产能2,500MW和全球08年总需求5,800MW而言影响有限。但是,由此看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光伏行业的态度,相信在顺利走过“示范工程”阶段之后,中国政府的补贴范围和补贴金额会有实质性的扩大,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大门必将开启。
2008 年我国光伏应用主要分布在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并网发电和光伏产品等几个领域,这几个领域分别占2.5%、13.9%、57.8%和25.7%。与发达国家并网发电占近80%相比,我国光伏发电应用相对来说还比较分散,处于初级阶段。
光伏发电高成本是影响我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光伏发电初始投资在 3.5 万元/千瓦左右(35元人民币/瓦,园博园为60元/瓦)),光伏发电成本在1.3-2.0 元/度,无论是初始投资成本,还是发电成本,光伏发电都要远远高于火电,也高于水电、核电和风电等其他新能源形式。
目前我国主要发电方式的成本比较
能源方式 |
投资成本(元/千瓦) |
上网电价(元/千瓦时) |
发电成本(元/千瓦时) |
年发电小时(小时) |
预计2020年发电成本(元/千瓦时) |
火电 |
4500左右 |
0.35 |
0.28 |
5000-6000 |
0.35-0.56 |
水电 |
7000左右 |
0.25 |
0.1 |
3800左右 |
0.1 |
风电 |
7000-9000 |
0.55 |
0.5 |
2000-3000 |
0.2-0.35 |
太阳能 |
35000左右 |
4 |
1.3-2 |
1000-2000 |
0.3 |
核电 |
12000 |
0.45 |
0.33 |
7000 |
0.35-0.5 |
|
|
|
|
|
|
七.在5-10年内光伏发电将有望实现市场化运营
根据美国能源部测算,在2015 年-2020 年间,主要国家光伏发电成本有望达到与常规电价相当的水平,实现市场化运营。
德意志银行2008 年5 月的研究报告认为,现在的多种已经商业化的太阳电池技术,包括晶体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CdTe 太阳电池,CIGS 太阳电池以及聚光太阳电池,依靠不断的技术进步完全可以做到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0.1 美元/度以下,而不必依赖其它的技术突破。根据他们的测算,在三种日照条件下(4、5、6度/(平米·天),到2016 年无论晶体硅还是CdTe太阳电池的发电成本都将下降到0.15 美元/度以下。
在光伏发电系统总成本中,电池组件成本约占40-50%,逆变器及相关设备约占总成本的10-20%,人工成本约占9-10%,其它材料约占15% 。
国信证券报告经过测算,假设一个10MWp光伏电站在电池组件价格为15元/W,且项目融资采取20%权益资金,权益资金收益率为7%时的发电成本为1.68元。规模效应也可以较显著地降低发电成本,一个100MWp电站的发电成本与10MWp电站相比成本下降幅度约20%。转换效率每上升1%,发电成本约下降4.2%。
从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国内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在2015 年-2020 年期间实现平价上网。中国目前光伏发电成本为 1.3 元/度-2.0 元/度,仍远高于普通火电平均不到0.30 元/度左右的发电成本。在实施20 元/W 的补贴政策后,中国光伏发电成本降为0.6 元/度-0.9 元/度,离传统火电成本更为接近了,但仍有一些差距。届时中国光伏产业将与全球光伏产业一起进入一个市场化的大规模发展时期。
(报告资料收集,整理,编写:深圳市爱华电子有限公司 李蓟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