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深港产学研基地及智能媒体和语音实验室

深港产学研基地及智能媒体和语音实验室



作者:深港产学研基地    转贴自:本站原创


 

 

深港产学研基地是由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于19998月在深圳市高新技术区共同创建的合作机构。智能媒体和语音实验室的前身是香港科技大学人类语言技术中心与深港产学研基地联合成立的深圳研发中心。实验室下设四个分室和一个公共技术转移中心。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语音音频及智能媒体处理;海量信息处理;移动设备和嵌入式平台智能人机交互技术;高端信息处理和服务。

近几年来实验室承担了诸多重大项目,如: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创新基金“嵌入式语音识别”;2006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东莞专项:数字视音频编解码片上系统(SoC)研制及应用LDC国际合作项目电话音频信息处理系统及支撑软件及“广播电视视音频海量数据处理及系统软件”;深圳市深港创新圈项目:“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嵌入式人机交互系统技术研究”等。

在核心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方面,实验室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成果已于长天集团、东莞广电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等投入实用或批量生产;实验室与IBM,东芝,华为等国内外著名的大企业在智能媒体和语音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合作。

 

实验室主要人员:
刘轶博士(智能媒体和语音实验室执行主任)。2002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0年参与语音识别领域最著名的美国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语音及语言技术Workshop,并为中文语音识别组的核心成员。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近20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和移动设备的多媒体多模态识别技术,嵌入式语音识别及多媒体技术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行公认的高质量论文30余篇。
 
杨永胜(智能媒体和语音实验室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在计算机系统工程、智能媒体、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领域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作为总工程师参与了多个特区政府资助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包括基于电话语音的多口音识别,嵌入式手持设备的语音识别,IVR系统,基于小封装芯片的语音识别引擎优化等。
 

黄石磊博士(数字媒体研究所博士后),200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20078月至今深港产学研基地产业发展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人类语言技术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语音识别,包括鲁棒语音识别、连续语音识别、关键词检出、嵌入式语音识别和分布式语音识别。

 

冯雁(Pascale Fung)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语种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1997年开始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是人类语言技术中心(HLTC)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职于美国AT&T贝尔实验室,美国BBN实验室,法国LIMSI国家实验室等;并领导了超过20项国际和国内合作的重大项目。

 

文章“HKUST/MTS: A Very Large Scale Mandarin Telephone Speech Corpus”基于香港科技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与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的重大项目合作成果,发表于2006年著名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的年会上,并被期刊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Springer, 2006收录,(该期刊被SCI检索)。


作者:深港产学研基地